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

168大数据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1 2 3 4 5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开启左侧

[品牌营销] 不花一分钱,如何让一个App在3天内做到2亿曝光?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6-16 09:46:2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数据大咖,获取更多知识干货,轻松玩转大数据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注:对于创业者来说,怎样在初期没钱、没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曝光自己的产品,其实是个很难的事儿。而我们也注意到,前一阶段有个“假新闻联播”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。这篇文章就是“假新闻联播”的幕后团队“时光小屋”(公众号shiguangxiaowu001),分享他们怎样在不花钱的情况下,还能做到密集曝光的。

高考期间,我们团队做了一个pv过亿的微信活动:高考头条新闻生成器,输入名字和地区就可以生成一条关于你的搞笑高考假新闻, 如果你的朋友圈曾经出现过类似下图链接,没错,那就是我们做的。如果没有出现,恭喜你,年轻人!因为数据显示这次活动60%的分享群体是30-39岁。

这绝对不是一篇所谓的干货,没有高大上的理论也没有五条十条必看之类的,我只是想讲讲我们这个小团队的故事,分享给和我们一样的创业者,资源不多团队不大,有无数次默默无闻的尝试,却一直不放弃努力。

运营团队一共5.5个人,后期CTO也加入了脑洞大开写文案环节,所以我们暂且算他半个。活动提出到执行上线,一共只用了两天时间。5号和6号写文案,6号晚上技术配合开发上线,高考当天也就是7号晚上到8号中午迎来数据高峰,pv直接过亿,期间带宽升级5次,加了5台服务器。第一天的数据如下:

此次活动的最终的结果是:截止6月12号,约2亿1千万PV,5千万UV。目前,我们单天的PV依旧维持在500W左右。接下来说说我们的心得:

不是想创意而是找创意

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有近二十年历史,其实很多创意形式已经有前人实现过了,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完全想出一个空前绝后的点子,而是找到适合现有的传播模式的点子并加以改进,配合现下的热点去进行传播。神经猫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传播不是做产品

直接说经验教训吧。带着产品思维做传播是大忌。产品思维的导向是用户满意,追求的是设计和交互效果、产品功能。我们在朋友圈看过很多酷炫的h5,设计和交互效果都是一流,也听说某些团队是提前一个月制定h5计划的,各个部门有非常规整的协同。但是产品和传播是不一样的。

  • 传播周期很短,大多数的热点传播活跃期不会超过一周。敏捷开发,快速进行更新迭代,可能是最适合的方式。
  • 朋友圈的使用场景使得用户的使用时间碎片化,且极易被打断,用户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去体会细节,产品细节是需要用户大量频繁的使用才能体会到的,所以简单好玩快速消费反而是王道。

炫耀和寻求关注,是核心需求

发朋友圈的时候,我们到底想要什么?去了哪里吃了什么,跟谁一起,分享第三方的链接,分享自己的想法,都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关注,获得认同,获得互动,获得在他人心中更好的形象。

  • 满足用户想炫耀的心理:要夸用户,给用户可以炫耀的点。我们的核心词是高考状元,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褒奖性质,数据显示,夸奖用户颜值高的链接是最受欢迎的,分享次数是平均分享数据的五倍。就是这条:专访北京高考状元36kr:榜眼变状元,只因颜值高。
  • 满足用户想得到关注的心理:加入与用户相关的强联系,并创造话题性。首先新闻的主体是自己的名字,用户的朋友看到熟悉的名字会更容易被吸引,同时,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加入明星和一些当下热点,让分享的内容吸睛度提高,会受到更多的关注。

帮用户解决分享时的羁绊

朋友圈早已不是当年的朋友圈。我们在朋友圈发内容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,一些隐性负担开始出现。

  • 我秀的东西会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,比如晒美食、秀恩爱和晒娃,目前已经在被普遍的吐槽。
  • 我秀的东西够不够有逼格,会不会影响我希望在别人心中塑造的形象。

举例来说,假新闻的内容会让用户觉得内容是第三方生成,而自己只是转发,所以分享时不会有心理负担。而且内容的幽默感不会让人反感。第二,内容的核心词如高考状元、颜值、明星等因素让分享内容更有逼格。同理,脸萌、足迹、美图等软件都是解决了用户希望自己分享的内容更有逼格的问题。

最后献上一些贴心tips:

  • 大批量的曝光要选择使用统一的元素,图片或者标题等等,当信息大规模出现的时候,可以充分利用从众心理,获得本没有关注此事件的人的关注参与。
  • 关注事件关键词的时候,不仅要关注热词的搜索指数,更要关注媒体指数。
  • 分享量级到了一定程度就一定要去掉诱导行为,当时我们有收到微信团队朋友的私下提醒,紧急去掉了引导用户分享到朋友圈这个诱导行为。

现在回望整个过程,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晚上数据暴涨的时候,半夜三点,大家激动得睡不着。技术小哥熬夜更新我们也还在拼命想新的文案,几个人为一个文案争执来争执去,现在想想突然有点想流泪的感觉。绝对不是在矫情,我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,改变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太多了,在这个万象世界面前,我们真的太渺小,但是在路上前进的感觉真好。放开胆子去干,总得多试试!
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

168大数据 - 论坛版权1.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,与本站立场无关
2.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。若为首发或独家,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。
3.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、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,并添加本文出处。
4.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5.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6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,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尽快告知,本站将及时删除。
7.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关于我们|小黑屋|Archiver|168大数据 ( 京ICP备14035423号|申请友情链接

GMT+8, 2024-6-30 21:17

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

© 2012-2014 168大数据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