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技术在线社区

168大数据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1 2 3 4 5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开启左侧

[创业者说] 谁开创了微信群语音讲座模式?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7-3 08:55:5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数据大咖,获取更多知识干货,轻松玩转大数据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李志磊,“CEO说”创始人,微信群语音讲堂/线上发布会模式开创者
“CEO说”,最有影响力的创业微课堂,邀请成功创业者在微信群语音分享创业经验。
“CEO说-创业微课堂”已近20期,累计会员近万人。往期分享嘉宾有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毕磊、91金融CEO许泽玮、大可乐手机创始人丁秀洪、嘀嗒拼车联合创始人朱敏等等。
李志磊是微信语音讲堂的开创者,媒体这样评价:在他之前,没有微信讲座这种成型模式;在他的“CEO说”做火之后,人人都在学习和践行微信讲座。
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,父母双文盲,毫无背景资源的李志磊为何能够做起CEO的生意?他一直让成功的CEO们给创业者分享故事,那他本人又有哪些故事呢?
[李志磊和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]

1-启蒙:不甘心在农村做泥水匠

我老家在河南周口,根据阴历生日推算,我是1989年12月29日出生的。有些成绩之后,很多人给我贴90后标签,90后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创业者,但我不是。
小时候家里比较穷,我长的又小又黑,小伙伴们送给我一个“黑土豆”的绰号,一直叫到我考上大学。因为他们都没考上大学,所以就不好意思再叫了。
我初中成绩一直都不好,交了借读费上了高中,高一时成绩也是全班靠后。当时班里大概有70个人,我排在40名左右。成绩不好的原因,我觉得是自己没想好"为什么要学习"。把概率学好了,能算出应该买哪一注彩票吗?
不过,刺激我认真学习的三个动力很快就出现了。
母亲看我考学无望,说,等高中毕业了跟着你大爷给人家盖房子吧。“泥水匠”是村里最体面的工作,因为挣钱多。晚上躺在床上想,难道我将来要留在农村给别人盖房子吗?我到18岁都没有离开过县城,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。但不想错过。
那时候家里经济比较困难,为了让我和姐姐有钱读书,母亲基本上干了她所有能干的工作。那段时间是骑着自行车去捡破烂儿。有天晚上八点多,接到她的电话,说让我骑着自行车去五岔路口接她,我赶忙过去。过去之后看到母亲自行车后面堆了五大袋一米高的废品。她显得那么小,几乎被埋住了。原来是自行车的轮胎破了,母亲已经推着车走了半小时。天黑的快,她开始着急,也开始害怕了,所以就喊我过来给她壮胆。我知道她不是怕天黑,而是怕辛苦捡的废品被人抢了去。我想接过她的自行车来推,她坚决不肯。到了家,母亲没有睡觉,她把废品倒出来,一点点分类,方便明天早上去卖。不久我爸喝酒回来了,大骂着捡破烂儿丢人,喊着让母亲滚出去,然后拿打火机把废品点着了。
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一本吴晓波的《激荡三十年》,讲了很多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英雄们是如何白手起家有所成就的。这本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,也给了我商业上的启蒙,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希望:
哪怕一无所有,也是可以成功的。
2-大学和求职:为轻狂买单

这三件事以后,我不再吐槽应试教育,开始接受、试着喜欢、努力爱上。既然无力反抗,只能逼着自己去享受。高二文理分科后,我的文科优势得以发挥,成绩排到了前二十。到了高三,基本不出前三名。高考前县里最后一次集中考试,我冲到了全县第七。英语偏科特别严重,语法句型完全不懂,没办法,只能把高中六本英语书的课文全背了一遍,最后高考英语考了126分。
在选去哪个城市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没有犹豫。那个时候认定自己毕业后肯定是要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的,于是就坚定选择非一线城市读大学。等到毕业之后才发现,大学和工作像是一对情侣,他们没法接受异地恋。在一个城市求学四年,你对这个城市的熟悉程度、你积累的人脉和资源都会对你的工作和事业有很大帮助。毕业了离开了,意味着要在新城市从零开始。
当看到自己的大学课程表是《遥感》《生态学》《土地测量》时,对专业课心灰意冷,心中有了一个想法:我要用大学四年时间,尽可能多的认识一些人、尽可能的多经历一些事。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,我在大学里有过两次创业、写了三本小说、有过数次兼职、收获了几十张荣誉证书、做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工作,一个人趁暑假寒假去了很多城市闯荡,还在北京西站卖了一个月包子,拿过国家励志奖学金、组织过西南大学首届模特大赛。毕业前定了好几个必须完成的事情,其中一个是拍遍教学楼的所有男厕所。
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上各种闪光点,认为找个好工作是肯定没问题。很快某上市企业来校招聘,全校有3000多人投了简历,经过四轮面试,我有幸成为了拿到offer的八分之一,也是全学院将近400应届生里最先找到工作的。
不过这又是一次选择性失误。因为我没有考虑未来工作的行业性质。主观认为,只要公司平台足够大,我努力做到最好,就一定会有个不错的前程。但工作后才发现,选择工作行业,好比选择一个交通工具,大家都站在起跑线上,坐汽车的一下子跑前面去了,你就是在自行车上来个倒空翻,又有谁在乎呢?
女怕嫁错郎,男怕入错行。很不幸,我是后者。

3-关于工作:频繁跳槽

2012年7月,我来到北京。我是到了工作地点才知道自己具体要做的事情,原来是收物业费、去小区巡逻、处理业主投诉。晚上睡在地下二层的职工宿舍,现实和理想巨大的落差让我大哭了一场。那一夜,北京下了大雨。
第二年春节过后,离开北京去重庆创业,创业失败后基本属于频繁跳槽状态,先后去过五家公司(我觉得一个人跳不跳槽和他的忠诚度没啥关系,某些人在我党干了几十年,还不是没有一点忠诚度)。有意思的是,我每次跳槽,公司领导好像都特别不舍。比如我在一个集团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做一名普通专员,离开时,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打电话挽留,集团总经理也发了短信。为什么会这样,我总结了几点:
1.不管什么工作,不管你喜不喜欢,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去做。
不能因为不喜欢,就选择消极怠工。第一份工作是做物业,我这么心高气傲,哪愿意伺候别人,但我真的用心做了。有天晚上值班,一个业主家里漏水,厨房地板全被脏水泡了。我解释说环境部门的同事下班了,清扫卫生只能到明天。业主很生气,说漏水是物业的检修导致的,你们不能不管,就要打投诉电话。我立马解了领带、脱了西服,撸起袖子就开干,用西服和领带做抹布,给业主清扫厨房污水。
2.要注重在公司集体的第一次亮相,引起高管关注。
在重庆一家地产公司工作时,为了引起公司高管和同事们的注意,我暗暗努力,必须在一个月后的登山比赛拿下第一名。我做到了。在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社的亮相是在入职半个月后的单位演讲比赛,我取得了演讲比赛第二名,半个月后,又在《经济日报》集团取得演讲比赛第二名。接着《经济日报》推荐我去更高的舞台演讲,后因我不是记者身份放弃了。
3.让自己出彩,让领导感觉你和其他人不一样。
物业公司的年中表彰会需要各物业项目节目演出,我们项目在以前从没得过奖,这次我毛遂自荐,说争取拿个三等奖,于是加班加点的策划节目、组织排练、准备音乐、剪辑视频、租道具,最后拿了一等奖。要相信,而且坚信,你的付出一定有人看得到。后来,总部让我主持北京公司年会,并参与策划当年的集团年会。这些是对一个入职半年的普通员工莫大的信任。在后来一家公司也是这样,我策划了地区公司的朗诵节目在集团年会上表演,表演结束后,十多个地区分公司找我,要我写的朗诵词和配乐,他们要在自己的分公司年会上用。
4.以最快的速度去执行,一定不能拖延!
拖延是阻止成功的最大障碍,总是停留在“有很多想法”上是不行的,要把“想法”付诸行动。在杂志社的时候,社长头天下午开会让做一个创业者俱乐部方案,我第二天一早就给她拿过去了。社长在首次社里公开表扬奖励的人,就是我。
总之,做事情要有强烈的自我驱动力,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,不仅要让给你安排工作的人满意,还要给他们惊喜。
5.做那些让你害怕的事情,这样能够成长更快!
在所有能够分享的经验里,我觉得这条非常重要。又黑又小的“黑土豆”上学时非常自卑,不敢和人说话,不敢从全班面前走过,不敢在大家面前做广播操。直到有一天,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!于是鼓起勇气去做那些本来让自己害怕的事情!一有机会就冲到讲台擦黑板、竞选班委、和每个新同学聊天。这样到高三的时候,我被校领导邀请做“高考百日誓师大会”的学生发言代表,脱稿演讲,讲了一个半小时!工作中也是,讲座和培训,只坐在第一排!

4-做最有影响力的创业微课堂

现在谈谈:CEO说,创业为课堂。
因为在媒体工作的原因,微信里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,也有很多刚起步的创业者和有创业想法的朋友。成功的创业者竟然发一些很有益的心得感悟,刚起步的创业者竟然求建议求破局。我想,那自己可否搭建个平台,让成功创业者做分享呢?
线下太复杂,线上最简单。于是想到了微信语音讲堂。
最早在2014年初,曾经邀请过嘉宾在微信群分享投融资经验,在年末的时候,先后邀请了社区001创始人邵元元等多位嘉宾在《中国企业家》金鲨俱乐部微信群做分享。
和所谓的“互联网免费思维”不一样,“CEO说”收费!我们收费是为了保证微信群质量,用听课费对目标人群做一个小门槛。因为免费的会让人不珍惜,之前做免费分享时,群里的同学永远都记不住分享时间,500人的大群竟没有一个人和嘉宾互动。创业微课堂是公益性的,我们收取的听课费会在合适的时机做对创业者有意义的事情。
从第一期只有46名听课同学到现在场场爆满(500人群),我们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。很多同学都是主动在朋友圈帮我们发广告,而且推荐很多好朋友过来。很多人问:为什么你们可以做到?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抱歉,这个事情没有核心竞争力,任何一家有资源的组织都可以去做。但“能做”和“做好”是有区别的。
我认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的执行力!是注意细节!是在意每一个用户的建议!是关心每一个用户的听课体验!
我判断,微信语音课堂这种模式未来会显得很重要,且会被企业/机构组织广泛使用:
1.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用户量和活跃用户量越来越大。
2.相比于线下发布会/讲座分享,线上语音模式更加灵活而且易于传播。线下模式需要场地、人员静心组织,线上模式比较轻,成本较小,基于微信图文传播,比较容易接入。
3.相较于线下模式,线上分享更能让用户体验和传播组织方的产品。比如您是做H5技术开发的公司,在500人的微信群做一次H5技术的相关分享,如果组织充分,会产生的效果:a.500人对公司产品有了深刻印象,如果未来需要,会考虑使用;b.对同一话题有兴趣的人在一起,会擦出更大的火花。
做了“CEO说”之后,身边至少有10个朋友在复制和模仿,对于此,像我在朋友圈说的那样:只能祝福并嘱咐,赢在执行力!我相信,我和团队一定能够把“CEO说”打造成最有影响力的创业微课堂。(感谢团队里的广东老城、南京铁军、天津飞扬、宁夏孝秋等同学)。

5-感谢: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

特别感谢我的老婆,在我创业做快餐的时候,每天和我倒一大桶又一大桶的垃圾,创业失败身无分文的时候对我不离不弃。我们谈了四年六个月的恋爱,然后结婚。她工资最低的时候是我工资的三倍,最高的时候是我的六七倍。有一天我说,我得好好工作,不能再折腾了,我得养家。她说,如果你的工作让你快乐,你就好好做,如果不快乐就不要勉强,继续找你想做的,我来养家。
在做“CEO说”这个项目时,老婆已怀孕6个月,项目最开始的两个月,我无时无刻不是抱着手机看着微信群,非常缺少对她的关心,但她特别理解。
还要感谢我的母亲,她59岁了,还偷偷跑到建筑工地上干活,说要攒钱给我买房子。她没上过学,却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。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是,等我有点出息了,一定请个老师教她识字儿。
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今天刚刚看到的话:你所做的事情,也许暂时看不到成功,但不要灰心,你不是没有成长,你只是在扎根。
这就是我的故事,希望对大家有些启发,谢谢大家!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

168大数据 - 论坛版权1.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友个人见解,与本站立场无关
2.本站所有主题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。若为首发或独家,该帖子作者与168大数据享有帖子相关版权。
3.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、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168大数据的同意,并添加本文出处。
4.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价值及用于交流学习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5.任何通过此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6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,若标注有误或遗漏而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尽快告知,本站将及时删除。
7.168大数据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关于我们|小黑屋|Archiver|168大数据 ( 京ICP备14035423号|申请友情链接

GMT+8, 2024-6-18 20:14

Powered by BI168大数据社区

© 2012-2014 168大数据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